杀蛇八百遭恶报,方孝孺被朱棣灭十族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的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870余人全部遇害。
明太祖崩,太子朱标英年早逝,遂册立朱标次子朱允文为帝(朱标长子死於10岁),是为惠帝。惠帝削藩导致叔父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兵变,以“清君侧(清除君主身傍权臣)”为名,逐惠帝,自立为帝,是为建文帝明成祖,史称“靖难之变”。朱棣命两朝元老翰林学士方孝孺(先事朱元璋,后辅助惠帝)下诏称帝,方孝孺逆旨,愤而书“燕贼篡位”。朱棣大怒,以“诛九族”胁之,方应之曰“何妨十族”,磔(腰断)於市,诛十族(九族之外加上师徒一族)共杀873人。
(见《廿二史札记》)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历史上只有“灭九族”的酷刑,有史以来,“灭十族”惟方孝孺与景清两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的人即耿直单纯(非贬义)。
元
方孝孺这个人可不简单,曾辅佐过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朱元璋死后他又辅佐明惠帝,可谓几朝元老。就在方孝孺未出生之前,他的父亲方克勤因机缘巧合找到一块风水宝地,他准备将其祖先的骨骸埋在这块风水宝地上。
不可思议的是,当天晚上方克勤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袍的老人向他礼拜作揖苦苦哀求说:先生你选的这块地我已经居住了很多年,我恳请你再宽限三天,好让我的子孙们搬到新家,然后你再建造坟墓,我日后一定报答你的大恩大德。红袍老人毕恭毕敬的连说了三次,千叮万嘱要求方老爷子宽限三天再破土建坟之后,才礼拜而去。
方孝孺的父亲梦醒之后,说那里有这样的事情?梦中的事情多是虚无缥缈的,他本来就是个不信神鬼的人。再说了,第二天就是风水师选好的良辰吉日,怎么能够因为这种虚无漂渺的事情而延迟三天呢?于是他命令工人开工挖土,掘至地下,发现一穴,洞穴中有数百条红艳艳的蛇,方父大怒,命工人一把火把红蛇全部烧死了!
亨
奇怪的事再次发生,当天晚上他又梦到那位红袍老人,老人泪流满面、满脸怨恨的哭诉道:我昨天晚上至心向先生哀求宽限三天时间,你不答应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无端的将我那八百个子孙活活烧死?既然你灭了我的族,我也要灭了你的族!
方孝孺的父亲在祖先的坟墓建好后不久就生了方孝孺(据说方孝孺的舌头尖如蛇形,其色如血)。看来果然是祖先坟墓风水好的缘故,方孝孺长大之后,官运亨通,做官做到翰林学士,不仅才高八斗还且既忠且孝。
利
明太祖死后,燕王朱棣引兵南下攻入南京夺了他侄儿惠帝的皇位,全朝文武百官都投了降,唯独方孝孺不肯投降。燕王于是想到一个权宜之计,命方孝孺写榜文诏告天下说燕王是为了保护明朝的社稷江山才攻入南京城的。
方孝孺当然知道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写道:燕贼篡位。这四个字严重激怒了燕王朱棣,燕王说道:你就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答道:就算灭我十族又如何?燕王大怒,就说:好,我就灭你十族!但燕王话一出口马上想到人只有九族哪来十族?想来想去,干脆把老师也算上一族吧。就这样朱棣就灭了方孝孺的十族!被杀的人全部加起来,共八百七十三人,与被烧死的蛇的数目一样!
贞
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方孝孺就是红袍老人投胎的,他为自己的族人报了灭门之仇。
佛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有四种因缘: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如果这个关系很深,就变成一家人;关系疏远一点,就是亲戚朋友;如果没有缘,那就是陌生人。
儿女跟父母的缘很深,因缘成熟,他到你家来,做你的儿女。凡是来报恩的,肯定都是孝子贤孙;报怨的,过去世你跟他有过节、有怨恨,他到你家来,会搞得你家破人亡。
方孝孺在历史上是大儒,受人尊敬,殊不知他的前世是蛇王,他投胎到方家做儿子,是来报仇的。
道经《太上感应篇》: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无论是从保护动物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仁慈仁爱的角度出发,都不应该妄杀生命,人有子女,动物也有子女,杀了他们我们于心何忍?希望大家静心深思之。
最后两句偈是:‘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此二句就是结语,前面讲的理论与事实是有前因后果,报应是应当,所以我们要洗洗耳朵,好好的听佛说的话。佛是大智慧者,有宿命通,能知过去未来事情,并且有天眼通,彻上彻下看透了一切。话说到这里有的就会说:佛既然有神通有能力,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为甚么不救他们免被杀死呢?要知佛的大悲心是知道的,因为众生造的共业,因果报应是一定的;众生现在造恶因,将来必定受恶果,所以佛就教众生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什么方法呢?那就是解怨断恶因的方法,你若不造恶因,将来一定不受恶果,好比刚才讲的,过去一乡村的人假若不吃一池鱼的因,就没有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果,琉璃王造了杀人大罪,又是恶因,不久就被火烧死,堕下地狱,这就是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