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将军袁崇焕的死因,近四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的悬谜。从明朝灭亡到清朝中叶,大抵有“通敌说”“报仇说”“冤杀说”,至153年后的清朝乾隆中期,又有“误杀说”“中计说”,而袁崇焕家乡故里却一直流传着“风水学说”,但又不见于正史典籍。究竟袁崇焕是死于何种原因,围绕着这个悬疑,长期以来显得扑朔迷离,隐秘莫测,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惨遭磔刑冤同武穆,
但事情并不如崇祯所料。袁崇焕蒙冤入狱,令朝野震惊,一些正直大臣就争相谏疏,为其辩白。
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成基命,年逾古稀,向崇祯帝叩头,力谏“临敌易帅,兵家所忌”,“敌在城下,非他时比”,哭请皇上明察,慎重处置,崇祯帝拒不纳谏。祖大寿恳请以官职、封赠及俸禄为袁崇焕赎罪,崇祯帝不准。韩鑛、内阁大学士周延儒连连上疏,力保袁崇焕,崇祯不听。给事中钱家修冒死上《白冤疏》,历数袁崇焕六大冤情,称其“义气贯天,忠心捧日”,请求以身代罪。富商何之璧,愿率家四十余口情愿代替坐牢,崇祯帝均不理。御史罗万寿因申辩袁崇焕无罪,被削职下狱。布衣程本直往宫廷上《白冤疏》为袁崇焕鸣冤,竟被处死。袁崇焕在狱半年有余,关外将士官员及士民每日均到巡抚孙承宗处,号哭雪冤,愿以身代袁崇焕死者不计其数。崇祯帝对此无动于衷,他太阿独操,专制暴戾,只信内臣,不信士流,为袁崇焕请命的朝臣士人均遭追责,不是处死、下狱,便是贬谪。袁崇焕屡屡辩白自己无罪遭陷,也无效。此时,心怀邪念的崇祯帝,已急欲将袁崇焕处死以了却心病。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五日,崇祯帝磔杀袁崇焕之心已决,诏谕廷臣:“崇焕擅杀,逞私谋款,至敌欺藐君父,失误封疆 ”。
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刚过,崇祯早朝下诏:“以袁崇焕付托不孝,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人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由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此种“莫须有”罪名,均属子虚之谈,但生性多疑又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出于某种原因,非杀袁崇焕不可。当日午时,“风霾昼闭,白日无光”,袁崇焕被押赴北京西市以惨无人道的“磔刑”处死,时年46岁。
崇祯磔杀了袁崇焕还不足以解恨,原来还要诛其九族的,得何宠极力申求,免死者300余口,但兄弟妻子仍然流放三千里。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 专戮大帅”“市米盗资”等十大罪状的罪名遭“诏磔西市”,伏刑之惨状,令人毛骨悚然,当时北京的百姓不明真相,都相信袁崇焕通敌卖国的说法而恨之入骨,“见磔崇焕,时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乃止。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袁崇焕就这样横遭“千刀万剐”惨绝人寰的磔刑。但面对此桩千古奇冤,袁崇焕至死莫白。
袁崇焕与岳飞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悲惨的抗金名将。岳飞在抗金前线被南宋高宗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让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冤杀于风波亭;袁崇焕千里勤王,击溃后金围攻京城之后,被崇祯皇帝以“通敌叛国”的罪名逮捕下,并以磔刑处死,后世称之为“节比文山(文天祥),冤同武穆(岳飞)”。
从后金建立以来的历次南侵来看,袁崇焕是惟一能够抵挡和屡败后金大军、捍卫边关的杰出将帅,崇祯帝自毁长城,《明史·袁崇焕传》谓:“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也就是说,袁崇焕一死,明朝亡国已成定局 袁崇焕是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处死的,当时人们不明白真相,这个“卖国贼”的罪名让他整整背了153年。直到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乾隆帝弘历披阅《明史》,发现袁崇焕的冤案,感慨“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尴尬,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致使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载《清高宗实录》)。又阅《清朝实录》,查出是皇太极通过杨、李二太监使用“反间计”,假崇祯之手将劲敌袁崇焕除掉的史实。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 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案情始末终于真相大白。并“着广西巡抚查出袁崇焕后裔,量材录用,以奖忠良”。
但人们对此疑惑不解:如此拙劣的“反间计”,果然能使勤政克劳,常以英主自诩的崇祯皇帝决然无顾地诛杀一位战功赫赫、“进退一身关社稷”的边关大将?这是历史悬案,清史此说姑且存之。但此说终究值得怀疑,清朝入主中原,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至乾隆中期长达153年之久,此前何以不出现?而后来论者虽汗牛充栋,但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如果袁崇焕真的“通敌叛国”,崇祯为何还重用袁手下生死与共的大将祖大寿?又为何不马上处死他而要延迟至八个月之后?崇祯诏谕袁崇焕的“罪状”中“专恃欺隐”指的又是什么?为何他非要处袁崇焕以“磔刑”来泄愤不可?
明思宗朱由检17岁登基,从他开始时所处理的许多大小政事看,他是个有一定知识的人,自小经筵师讲教,文墨智能远胜其兄朱由校。他诛杀了魏忠贤,清理了一批逆党,起用了许多贤才。这些均被当作了不起的大事,有“英明果断”之誉。中国历史上施用“反间计”及诬陷忠良通敌者不乏先例,但中不中计,确可判断国君的贤愚。崇祯帝中计,虽不排除这个刚愎自用的君主用人多疑,正如《明史述评》所说,“无知人之识”:但查查袁崇焕投身辽战几年的光荣历史,看看眼下千里赴难,出生入死的表现,戳穿“反间计”是不难做到的。总的看来,崇祯帝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庸之君”,此计应不是磔杀袁崇焕的主要因素。
但是什么因素让崇祯非杀袁崇焕不可呢?究其原因,一是崇祯帝所说的“专恃欺隐”,但袁崇焕隐藏了些什么深藏不露的秘密?又为何让崇祯忌讳莫深、寝食不安,必欲置之于死地?二是出现在袁崇焕身上的种种“神奇”行为和异常“征兆”。
事实是,袁崇焕考上进士后,初授福建邵武知县,此后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至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十年间,袁崇焕政绩、战功皆卓著,连升十三级。这在封建时代是极为罕有的,从而引起了朝野的关注和疑惑。
面对这种疑惑,袁崇焕颇为隐讳。按封建时代,一个人一旦考上进士,以及朝廷任用大员,朝廷都要派出国师到各及第进士或候任官员的家乡去勘踏其家山屋宅风水,看其能否出得如此人才,如无良好的家山屋宅,不仅不被任用,甚至还被作为“天生妖孽”而诛杀。袁崇焕威震辽东,屡屡晋升,恩宠奇遇无以复加。他明明是以藤县籍举子应会试,进士榜公布写得清清楚楚,国子监题名碑也刻得明明白白,但他却对自己的出身讳莫甚深,一时对人说“寄居平南,应童子试,受人攻讦,改籍藤县”,一时又说“祖居东莞,飘零20年”,考中进士后又故意回到东莞去拜祖祭墓,罢官回籍也故意绕道广东才回藤县,尽量小心翼翼,隐瞒其在藤县的家山屋宅。但在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关高度严密,无孔不入的明朝,并非“英雄不问出处”的乱世,袁崇焕此举却欲盖弥彰,弄巧反拙;引起了妒忌的阉党和多疑的崇祯帝的极大狐疑。
崇祯帝在其初登大宝,诏令起用袁崇焕之时,便令内廷太监与锦衣卫暗随诏使追寻袁崇焕去向,召其回京任职,并暗访其家山风水。寻至白马,只见此地山川奇胜,风光迥异,必是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之所,回朝禀报,更令崇祯帝心神惊疑不定。但边事垂危,朝廷正在急需用人之际,心中虽有不解之惑,还是擢升了袁崇焕,疑人重用。崇祯起初对袁崇焕尚是非常信任的,“擅杀毛文龙”后也不加指责,直至率师勤王还授以重权,却在强敌一退去就将袁崇焕系下大狱,虽有“反间计”一说,崇祯也只是怀疑,一时难辨真伪。所以逮捕袁崇焕下狱后,又派出国师到白马莲塘来勘踏,得知其宅乃“飞凤饮水”之格,其祖父袁西堂又葬在凤凰岭“飞凤含珠”之穴,《葬经》有云:“凡鸡地者必出王。”锦鸡者,凤凰也。其祖母又葬在贵能出天子的濛江“帅地”(今濛江镇袁屋坪塘冲,大泥墓尚存),家山屋宅,处处皆风水大地,处处有帝王之气。
崇祯帝本来就笃信风水之学,听后惊恐万状,惟恐江山被夺,又加上首辅温体仁等阉党佞臣罗织袁崇焕“早有谋反之志”,说其诗“横戈原不为封侯”,“封侯”都不要,不是明摆着想当皇帝吗?他的名字“崇焕”,不就是要把“崇祯”换掉?如此这般,袁崇焕阴谋与阳谋都“证据确凿”,他不仅“通敌叛国”而且要颠覆大明江山社稷取而代之,这是“滔天大罪,祸心深不可测”,崇祯帝自然咬牙切齿,恨声不绝,即使将袁崇焕千刀万剐也难解其心头之恨。真可谓迷信误国,自毁长城,到头来断送了明朝江山,崇祯帝也落了个自缢身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