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纪易学国学一课:中华国粹 经典的国医之学
“中国医术”由二大类组成:中医术和中医药。“中国医术”是世界上最完整、最伟大的医术,是人类和大自然最完美的结晶。用现代术语说:“就是个体的小我跟宇宙的大我的融合、接轨、统一。”可惜呀!眼下只剩下中医药了,面对惨象,我写下了这篇《中国医术探胜》,旨在中国医术有新的起点,新的发展。
“中国医术”的发源和形成与人类和大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哲学思想下,无论是哪一家学说都承认宇宙万物皆是从“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所衍生出来的,都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气”,但这种气不仅是指人具有的精气和天空的空气,而是一种宏观的哲学概念,即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来源于无形的气。据老子《道德经》上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 牝, 玄 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 …… ”。《淮南子》也有“虚廊生宇宙,宇宙生气”,所谓“虚廊”就是形容气未动之象,也可以说就是练功中的超觉静坐。到东汉何林《公羊传解沾》里面论述到“无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可见古人是把“气”看作万物衍生的根源,在《素问宝命全形篇》中直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并指明:“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以上的史料足以说明人的形体是由气凝聚而成的,就好像我们人是具有两个父母,一个是孕育我们生命之火的大自然,一个是生我们物质身体的父母,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必须融合接轨,否则:父母生的物质身体是没有生命力的,只能永远在化学瓶中,不会长大的。其实我们想想,人在某些地方也确像天地大自然的,譬如说:我们碰到一个天高云淡、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我们的心情自然会开阔舒畅;但如果是一个乌云密布狂风暴雨的日子,我们的心情便会变得紧缩、阴沉起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医术是模仿大自然的,举个例子吧,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人的“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调息失宜,即诸疴竟气”。“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孙氏在《千金方》中所推荐的“六字气诀”练法就是依照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而成的,在他四季养生祛病歌诀中详细介绍了《六字气诀》的作用,“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闭、秋 呬 定知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肺化多,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也承认行气导引确比他的药王保神丹还要好。
我国著名周易预测学家、八字术数预测导师许先潮认为,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总认识是:“无极只是鸿蒙、混沌,太极则示以太环、中分黑白,互相回抱,就是现在我们见到的道教标指“阴阳鱼”,故此庄子以不动为太极,动为阴阳。古人称为道,“道者一也,一者太极,横伸之象示其用也”。古人说:“知其一,万事毕”。又据《抱朴子》中曰“道起于一,其贵无隅”,故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长生”。无论哪一家学说都推崇“一”,“一”即气也。
我国最早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 》就有关于中国医术的描述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内若一”。这里所讲的虚无其实就是大自然,若一就是大自然跟人的融合,与《黄帝内经》形成年代接近的战国初期的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上面刻着“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 舂 在上,地几 舂 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这段文字讲述了中国医术的导引行气。但这个导引行气到底从何而来?说穿了,也是古人依照大自然而来。以雨为例吧,它从天空降到地上,又渗透于地下,不久由于吸收太阳的热量,蒸发为云,然后再变雨降回地上,有了天地间的这种导引行气,才使我们人类有生存的条件,才使万物生生不息,人的病患流转康复成为可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医术对人体的科学认识。如果有人提出“中国医术”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们中国人可以自豪的说:“中国医术是和大自然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试问一下,世界上有哪种医学是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人的导引行气吐纳统属运动,因为大自然在于阴阳变化,生命在于运动,中国历代名医都是遵照大自然这个定律的。如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若人能慎养,不令风邪干燥经络,适中经络,未经流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锻炼。如针灸按摩,勿令九窍闭塞”。这就说明导引、吐纳能通利九窍,有治疾病的作用。汉代另一名神医华佗也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比如户枢不朽也”。根据这一认识,通过观察模仿五种大自然禽兽的姿势,如虎的前肢扑动,鹿的伸展头颈,熊的卧倒身子,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并把这些动作联系起来,创造了一套独特练功方法,名为《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可算神医华佗唯一留给中国医术宝库中一颗瑰丽的明珠。从中我们知道中医术主要是采用导引行气吐纳等手段。晋代医家葛洪在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认为,导引的方法可以多样化,他指出锻炼的基本方法:“或屈伸、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除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并指出导引的作用是“疗未患之疾,通百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此处还认为用呼吸吐纳来行气,可以“内以养身,外以祛邪”。以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医术”是遵照大自然的法则,通过静坐、呼吸、吐纳行气等练功手段来获得医术的。现在有人说针灸是不需要练功的,其实不然,我说连切脉也必须练功,否则光凭经验是没用的。如我国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中论述练功和经络关系时,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在《针灸指南》一书中也强调凡学习针灸者必先自愿练习静坐功夫,这说明凡行针者必须练功储内气,以便运气、施针、为患者除病、祛疾。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一书中指出“却病之术,有行动一法,虚病宜存想收敛,固秘心志,内守之功夫以补之。实病宜按摩导引,吸努掐摄,外发气功以散之。凡热病宜吐故纳新,口吐鼻入以凉之。冷病宜存气闭息,用意生火以温之。”这里阐明了“中国医术”的辩证施功的方法。另外清代名医汪 讱 庵所著的《医方集释》中附有“勿药元铨”一卷,搜集了不少中国医术的练功方法,其中有一段记载供大家参考:“调息之法,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平和其身,不倚不屈,解衣宽带,务令调适。口中舌搅数遍,微微吐出浊气,鼻中微微纳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之,叩齿数遍,舌抵上颚,两目垂帘,令朦胧然,不喘不且,或数息出,或数息入,以一至十,以十至百,摄心在数,勿令散乱”。这其实就是超觉静坐和藏密数息法的基本功呀。以上论述说明“中国医术”是利用大自然的定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严格的刻苦修炼,产生的“中国医术”特殊功能。
本文虽谓《中国医术探胜》,但不得不说一下为何“中国医术”会落到今天绝种的境地?我认为一则:中国医术素质的人才稀少,但越是稀少,假的大师们越是多,历代如此。造成具体原因可参考我写的拙文《中国医术浅议》,本篇不在重复。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有许多经典著作和更多的历代名医传记。难道就没有人学成吗?我说有,可实在太少了。因为要学一门绝技,必须靠两种手段:言教,身教。不管你看了多少经典医书都只能算是言教,如果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就象是光有理论而没有实际功夫一样。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一个人适应大自然的功能特长不同。打个比方:就如有人怕冷有人怕热一样。所以作为名师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传授,“中国医术”理论不是千篇一律的,变与不变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古人云:“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老话说“言教不如身教”。二则:中国历代有这种绝技的人都不肯传下来,情愿带进棺材里去,使我想起了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对绝学有句名言:“不传,不传。”面对可爱的中国没办法呀。清人许叔平在《里乘》中有段话值得深思:“为人治疾,誓不受钱币之谢。或酬以酒食则可耳,然擅此术者虽多,而直得秘传者甚少。”我在 30 多年前就有一个梦想,希望中国有一台测定中国医术人才素质的仪器,故而从此后,我就查找各种医学练功书籍,进行忘我的修炼。果然在 20 年前我梦想成真了,我被聘进浙江大学电力生物控制室,担任气功技术指导,研制的“脑功能静电气功能量测定器”被卫生部定为唯一测定气功师标准仪器,但却遭到假气功大师的抵制,原因是他们测不出生理指标就反对,又由于当时领导中国气功界的领导人也糊涂,听信了假大师的话:“先放一放再说。”这一放就是十七、十八年了。听说这仪器现在已被某些医院采用,来测定病人的身体素质了,要价 800 元测试一次,变成经济大潮下的产物了,没办法呀。
我本想等有人站出来讲一句“振兴中国医术”的公道话,我便可摇旗呐喊,可是等来等去,就是没有人站出来大喊一声,故此我只能硬起头皮充当“中国医术”的马前卒了,内心真有点无可奈何的滋味。我沉默 …… ,一刹时我仿佛听见居里夫人在诺贝尔领奖台上说:“人类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他人生存的更好,而奉献自己。”就用这句话来结束我的全文吧。
中国医术浅议
上古黄帝轩辕氏时设了一个官职叫祝由,到了尧时有所发展,世传“巫咸以鸿术为尧医”。由此而言可见中国医术至少起源于黄帝以前的时代,那时的祝由术就是中国医术的最早前身。《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治愈)。”《内经》又说:“吸天阳以养气,饮地阴以养血。”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医术是以阴阳五行为一理的,具体又分成三元,天元:是指宇宙中的空气与人体的精气通过对流融合达到神化功能;地元:指地上生的草药、矿石、化石、汞砂等通过阴阳五行的归纳来调补人体的平衡;人元:指人体经络、内脏、骨骼等通过针灸、按摩、布气等来达到移花接木的治病效果。无可非议中国医术是以个体的小我和宇宙的大我的融合统一为灵魂的。今天被称作“气功修炼功法”其实在中国医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说到气功在中国医术中的作用,不能不翻开历史,谈一谈中国的历代名医,如扁鹊(秦越人)是妇孺皆知的古代名医,他主要是能透视病人的五脏六腑的这种气功功能,于是对症下药,使他名声大振,成为历代传颂的神医;另一位名医华佗,据史籍记载华佗在使用“麻沸散”后曾对病人进行了开颅、开腔、洗涤脏器的复杂手术。从现代科学知识来看,古代的生产水平实无法制造出如此神效的麻醉药,也难以想象古人解决手术感染的有效手段,只能从气功的角度来考虑这个疑难才能迎刃而解。事实上《华佗传》中存在的大量迹象表明他正是一位气功大师,已被现今社会誉称为中国最大的巫师。而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他重要著作《千金方》中有百分之三十是“禁法”(就是修炼气功的方法),在《备急千金方》中讲到练气功要“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这就是气功修炼中的“超级静坐”,可见他用心良苦,虽为“药王”,实是为中国医术在宣传气功。本文所举的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三位“神医”,小一点名气的气功医师历代更是举不胜举。
中国医术到了唐代分成了两大派:以气功治疗为主的称为“咒禁博士”、“咒禁师”;而以用中草药或卖药为主的称作尚药局,就是现代中医。据《唐书·职官志》记载,医官有“咒禁博士”、“咒禁师”一类,还有尚药局主药一类,当时“咒禁博士”、“咒禁师”一类人数已超过了尚药局主药的总和。到明清时又合二为一称作太医院设有“祝由科”、“禁科”的专科。直到民国初期,由于西方医术的渗入,大量教会医院兴起,西方医术大有独霸中国市场的气势,公开宣称中国医术不科学、不卫生等,使得当时政府也发出了禁止开设中国医术的通告,中国医术从此面临了“日暮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局面。在中国医术中,主气的祝由科慢慢的在民间断种了,主药的中医也散落民间靠号脉卖中草药混日子。
解放后党和政府扶助中医,开办中医学院、开设中医院,提倡中医西医合作,故而今天的中医院是靠西医仪器检查、打针,而中医号脉、开方抓药,一清二楚的局面。今天面对这样一种残缺不完的中国医术,有责任感、有远见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医界的权威、专家、教授都感到有一种责任感—“中国医术一定要振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亲自担任院长的中国气功进修学院,旨在培养中国医术的气功人才,然而一场“气功大潮”却打破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由于气功大师横行加乱吹使得中华气功学院门庭冷落,学员稀少,只好关门。这场气功大潮最大的罪人当属严新。86年初两弹元勋、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邓稼先少将患了重病,西医、中医都治疗无效,为了抢救国家功勋,当时的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寻找中国医术的异人能人来治好邓稼先少将的病,这一消息传到了“重山重水的重庆府”,传到了当时在重庆中医研究所当按摩师的严新耳中,于是他迫不及待的揭了皇榜,被接进了北京城,可是治来治去,一个月过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死了。如按封建社会的律法:揭了皇榜、治不好、吹牛是要“大砍斩妖”的,大砍就是砍脑袋,斩妖就是拦腰斩断,但奇怪真奇怪,严新非但没有被砍脑袋,而且还青云直上出访日本、游香港了。并且吹牛吹得越来越大,他说:“已经能在几千里几万里外遥控治好病;能在大兴安岭救火;并且在清华大学搞气功科研,到香港搞气功试验”,谎言毕竟是谎言,吹牛总归是吹牛,最后事实结果证明全失败、全是吹牛。但稀奇真稀奇,等到严新在国内实在混不过去了,却被有关单位送往美国,到美国去吹了、去骗了。这一来气功大潮算真正开始了,随严新后的大师们一个吹得比一个大,差一点把地球吹破了。所以我说气功大潮首犯是严新,严新罪该万死、千刀万剐。清醒地人会问为什么假气功能在中国舞台上表演呢?其实原因就是假气功有“两大法宝、一块宝地”。第一大法宝就是会吹,而且越吹越大,就算牛子牛孙宗属也望尘莫及。先是严新吹自己能千里万里遥控治病、能兴安岭救火,紧接着张宏宝大师又吹出:“宇宙射出一道红光,红光中闪出三个东方汉字张宏宝”。